一、 活動目標:
1. 能理解故事,并清楚地說出故事的內(nèi)容。
2. 能說出運動的好處,樂意參加各項體育鍛煉。
3.讓幼兒了解肥胖的多種原因
4.讓幼兒了解肥胖的危害
二、 活動準備:
準備一些肥胖兒的圖片
準備故事《胖胖減肥》
三、 活動過程:
1.用投影儀播放一些小胖兒的照片
這些孩子胖嗎?好看嗎?
2.講故事的前半部分。
提問:胖胖為什么會變胖?肥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3.講故事的后半部分。
提問:胖胖減肥成功了嗎?他用的是什么辦法?
提問:肥胖給胖胖帶來了哪些麻煩?
小結(jié):胖胖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堅持運動、鍛煉、控制零食,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最后終于減肥成功了。
6.討論運動的好處。
提問:胖胖通過堅持運動成功地減肥了,運動除了可以幫助我們減肥,還有哪些好處呢?
四、 學習經(jīng)驗延伸
在語言區(qū)繼續(xù)提供掛圖及幼兒用書,供幼兒講述。
利用該活動可以對班上的肥胖兒進行教育,鼓勵他們多多參加運動,改變他們的身體。
在日?;顒又校膭钣變憾噱憻?,讓身體更健康。
[附] 故事:胖胖減肥
胖胖今年5歲了,他特別愛吃肉,而且每天都要吃肯德基、麥當勞。胖胖最討厭運動了,他覺得又累又不好玩。結(jié)果他變成了個小胖墩!胖胖有多胖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胖胖的班級在幼兒園的三樓,他要是想從樓下走到樓上,得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因為他太胖了,爬不動,每上一層樓梯,都要休息好一會兒。
小朋友都去玩滑滑梯了,胖胖也想玩,可是他太胖了,爬不上去。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幫助他,推的推,拉的拉,好不容易上去了。可是誰知道他從滑梯上滑下來的時候,被卡在了滑梯中間,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來,急得胖胖直哭。
最危險的是有一次,胖胖和媽媽上街玩。媽媽看到是綠燈就牽著胖胖過馬路,誰知胖胖太胖了,走起路來就特別慢,綠燈都變成紅燈了,他們才過了一半馬路。要不是警察叔叔及時讓所有的車子停下來,胖胖和媽媽就要被車撞了!
肥胖給胖胖帶來了太多的麻煩,于是他決定減肥。他到醫(yī)院去看醫(yī)生,醫(yī)生爺爺告訴他得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什么肯德基、麥當勞都不能再吃了。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運動,堅持鍛煉身體,這樣才能成功的減肥。于是胖胖每天都堅持早早起床,跑步、跳繩鍛煉身體,在幼兒園也積極地參加各項運動,不再偷懶了。
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人再叫他胖胖了,你猜,他減肥成功了嗎?
我園通過跟蹤,發(fā)現(xiàn)某些肥胖兒存在不同形式的高危行為,這些高危行為直接影響到肥胖兒體重的控制。為逐漸改變或消除這些不利因素,特制訂肥胖兒家園聯(lián)合干預方案。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零食、飲料型
主要表現(xiàn):家長準備的零食、飲料過多,并對孩子不加節(jié)制。
干預措施:
1.幫助家長找出家庭原因。使家長懂得積極配合是肥胖兒體重控制成功的關(guān)鍵所在。
2.約家長來園或家訪,向家長宣傳零食、飲料過量攝入的危害。與家長交流,使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
營養(yǎng)觀。
3.請家長制訂家庭備零食計劃。家長帶頭糾正不良習慣,少備零食、飲料,多備新鮮蔬菜水果。
4.節(jié)假日、黃金周,應讓幼兒有選擇地、適當、適度食用,切勿不加限制。
5.經(jīng)常向幼兒宣傳過多食用零食、飲料的危害。定時飲食、多喝白開水。
二、聚餐過食型
主要表現(xiàn):父母經(jīng)常帶幼兒到餐館就餐,孩子愿意吃什么就點什么,就餐時過食、不分餐。這類幼兒往往平日在幼兒園注意進餐順序、速度、食量等,但跟父母外出聚餐時不能按照幼兒園的做法去做。經(jīng)常過量食用各種食物,長期下去,體重必然超標。
干預措施:
1.引起家長重視:經(jīng)常在外聚餐幼兒膳食結(jié)構(gòu)難以平衡。
2.呼吁家長減少帶孩子參加聚餐次數(shù)。
3.聚餐時請家長為孩子分餐,有選擇地為孩子搭配主副食、蔬菜、水果等,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吃飯順序、速度,吃飽即可。
4.在玩餐廳游戲中教師在角色分配時讓聚餐型幼兒擔任父母或孩子的角色,強化聚餐時為肥胖兒分餐概念。
三、活動懶散型
主要表現(xiàn):在家和在幼兒園都運動較少。
干預措施:
1.在戶外活動中家長、老師要鼓勵肥胖兒動起來、做操時動作要到位,鼓勵其參與運動量較大的活動。
2.在各類游戲中讓肥胖兒多參與,擔任活動量大的角色,在集體中為其樹立威信。
3.節(jié)假日、休息日每天帶孩子戶外活動不少于兩小時。
4.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助老師、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或為班級服務性的工作。如:分餐具、拿被褥、上下樓辦事、為小朋友端飯、遞送教具等。
5.重視室內(nèi)活動,改變靜坐方式。
四、無規(guī)則意識型
主要表現(xiàn):此類幼兒活動量較大,但其他方面均無規(guī)則。家長在日常飲食、生活行為上對他們的要求也不嚴,放任幼兒愿意怎樣就怎樣。
干預措施:
1.及時和家長溝通。從小為幼兒建立規(guī)則意識。家園同步。
2.實施“正強化”方法,及時表揚鼓勵。
3.在教育活動及游戲中,讓幼兒多擔任規(guī)則性較強的角色,慢慢滲透規(guī)則意識。
4.家長要有規(guī)則意識,并起帶頭作用。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5.逐漸改變飲食種類、習慣等。
五、進餐速度較快型
主要表現(xiàn):食欲好、不挑食、進食量大、吃飯快。
干預措施:
1.家園配合。達成共識。無論在家或在園吃飯都要按正確進餐順序:水果——湯——菜——肉(魚)——主食。
2.每餐進餐時間不少于30分鐘。
3.主食盡量多選擇米飯(做米飯時多加水),選擇小碗多次盛飯。細嚼慢咽。一口飯嚼6下~10下后再吞咽。
4.在園進餐可提示其觀察其他小朋友吃飯速度,并鼓勵模仿。餐間增加活動,逐步糾正吃飯快的不良習慣。老師也可把進餐速度快的和進餐速度慢的幼兒安排在同一桌一起就餐,讓他們互相效仿。
5.家長和幼兒共同進餐時,應起到榜樣的力量。隨時提醒幼兒細嚼慢咽。餐間增加活動,如:客人來了去開門、拿餐具或到另外的房間做點事,延長進餐時間。
6.在教育活動或游戲中教師要滲透此方面的引導,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