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積木:玩出科學思維
說到積木,這可是老玩具了,相信你小時候也玩過。你知道嗎?小小的積木游戲有助于發(fā)展孩子的「簡易實驗思維」。玩的過程中,孩子會想「如果我把這個大塊塊放在這個小柱子上面,會發(fā)生什么呢?會倒下來嗎?」,你要鼓勵孩子去實驗,把大塊塊放上去觀察結(jié)果,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最終,孩子在試過之后會得到一個結(jié)論「原來我把大塊塊的積木放到小積木上,整個小房子會倒塌的呀!」。你也可以向孩子解釋這里頭的原因哦,這樣孩子就會養(yǎng)成愛提問,愛動手檢驗假設(shè),最終得到結(jié)論的思維習慣。
同時,積木游戲也能夠幫助孩子學習最基礎(chǔ)的方位詞語。在搭建的過程中你使用「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詞匯指導(dǎo)孩子,孩子在搭建的過程中,會逐漸習得空間和方位概念。如果你也是個愛玩的家長,你還可以選擇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重量的積木來創(chuàng)造新玩法哦~
2 沙土游戲:培養(yǎng)專注,鼓勵探索
一桶水,一盆沙,一個小鏟子,一堆小杯子......可能會讓你家寶寶孜孜不倦地玩上一個下午。你不要嫌棄孩子玩沙土會沾上泥,其實他可以從沙土游戲里學習到很多物理概念:體積、質(zhì)地、液體、固體......當你看見孩子花了很大工夫從壘好的沙堆上挖了一個小洞,想用沙子做一個小碗來盛水,可小桶里的水一倒進去就都滲進了砂礫里時,請不要打斷孩子。
他不斷挖,不斷倒水,也許在你眼里一下午就這么無聊地過去了,但孩子卻在這個過程中玩得專注,玩出了耐心。你不得不佩服小孩子這種簡單純粹的心情吧,做父母的只要在一旁默默陪伴就好,你也可以參與進去,還可以等孩子玩累了以后向他解釋為什么水會滲到沙子里。對小孩子來說,這是探索世界的一個好玩法。
3 DIY時裝:發(fā)揮想象力,鍛煉動手能力
家里有用壞了的小毯子、穿不下的舊衣服、淘汰的窗簾布、廢棄的報紙、膠水、剪刀、花花綠綠的紐扣都可以拿來給孩子玩。你可以幫孩子一起設(shè)計衣服、DIY時裝,幫孩子們拍下他們的作品,和孩子們穿著自己動手改造的衣服走秀。
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鍛煉了動手能力,也充分地發(fā)揮了想象力。這也是絕佳的親子游戲時間,不試試,你怎么能知道孩子的想象力會帶給你怎樣的驚喜呢?
4 假燒飯:鼓勵加肯定,發(fā)展語言能力
小時候大家都喜歡拿一些小東西用來做烹飪假裝游戲,南方地區(qū)用軟糯的方言把它稱作「假燒飯」。一個小罐子、一把木質(zhì)的小勺子、一些花花草草、一些小小的廚房邊角料,而盛菜的盤子則是花花綠綠的飲料瓶蓋。在這個過程中,寶寶不僅假裝炒菜,還煞有介事地裝盤給大家上菜。
這其實是孩子發(fā)展語言能力的一個機會,你可以詢問他「這是什么菜?你是怎么做出來的?這些菜品的原料是什么?你覺得它是什么味道的?」。順著孩子的興致問下去,通過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手藝」的肯定,在回答的過程中,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fā)展,表達更清晰,也對物體概念加深了理解。
5 捉迷藏:發(fā)展空間能力,學會推理判斷
捉迷藏是幫助孩子發(fā)展導(dǎo)航、定位、空間概念能力的一個好玩法。要想藏起來不被捉住,孩子需要對周圍的空間形成心理地圖,分析對方可能搜索不到的位置,然后在該處躲藏起來。輪到角色變換,讓孩子來捉的時候,你還可以讓孩子數(shù)數(shù),數(shù)到一定數(shù)量就能解開蒙在臉上的布。
在蒙眼的時候,孩子會根據(jù)聽覺和心理地圖來推測躲藏者的方位。孩子能在這樣的趣味游戲中發(fā)展空間能力,并且學會推理判斷。
6 玩轉(zhuǎn)英文童謠:語言、音樂、肢體協(xié)調(diào)、邏輯思維一起提升
你知道么?美國的爸爸媽媽和幼兒園,經(jīng)常念童謠來培養(yǎng)寶寶的各方面能力。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無論是寶寶睡覺、起床、游戲、還是走路時,無論是中秋節(jié)、圣誕節(jié)還是新年,唱一首或溫柔或活潑或應(yīng)景的英文童謠,和寶寶一起念念唱唱跳跳,可別小看童謠,人家有節(jié)奏(Rhythm)、有韻律(Rhyme)、有重復(fù)(Repetition),可以一招提升寶寶多重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