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孩子溝通,孩子才會聽話?
時間:2019-03-13
來源:Yojo幼兒園聯(lián)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經(jīng)常有家長覺得,跟孩子溝通好難,任性起來不是哭就是鬧,要么就裝作聽不到,軟硬不吃,把大人氣的一肚子火,也不知該怎么跟孩子講道理。有時候,別說怎么跟孩子交流了,連讓孩子張嘴說話都很難。
該如何引導孩子有效溝通,讓孩子把自己的話聽進去呢?在這里,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實用辦法。
問題:孩子任性大哭,無理取鬧,怎么說都不聽
辦法:理解孩子的情緒,先說出他想對我們說的話
例子:路過玩具商店,孩子想要買小汽車,但家里已經(jīng)有好幾輛了,于是你決定不給他買,孩子開始哭鬧。
?“哭什么哭!家里都有那么多了,別想我再給你買!”
?“我們家里已經(jīng)有小汽車了,回家玩好不好?”
?“你很喜歡這輛小汽車,媽媽不給你買,你心里很生,所以才哭對吧?但是咱們家已經(jīng)有很多小汽車了,所以媽媽決定不再給你買,否則太浪費了,我們把這輛汽車讓給別的小朋友好不好?”
?“如果你還是很難過的話,你可以哭,也可以讓媽媽抱。”
上面的媽媽在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時,通過共情表達出了對孩子的理解,說出了孩子內(nèi)心想要說的話,并允許孩子宣泄。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只想著自己委屈,能夠聽家長講道理了。
同樣,也方便之后家長再跟孩子立規(guī)矩,只要大人的態(tài)度溫柔和堅定,孩子在路上就不會再任性亂要東西。
問題:孩子提出要求,你不想滿足,但不知道如何說服他
辦法:用幻想的方式滿足需求
例子:晚上孩子想吃巧克力,但是白天他已經(jīng)吃了好幾顆,擔心孩子蛀牙的你拒絕了他,他卻依舊不依不饒。
?“都說了不能再吃了,再吃牙齒會掉光!自己去玩,別打擾媽媽做事!”
?“你那么喜歡吃巧克力啊,想吃哪種的呢?”
?“想吃白天吃的那種夾心的啊,好吧,媽媽給你找一找。(假裝翻找)但是那種好像沒有了哎,我們明天再去買好不好?”
?“除了巧克力你還想吃什么呢?餅干好不好?葡萄和蘋果想吃嗎?我們可以明天去買。”(就這個話題展開,孩子就會忘記吃巧克力的事情了)
這是一種轉(zhuǎn)移注意力的臨時方法,可以讓孩子暫時忘記當下的要求,適用于家長確定會履行約定的時候。如果只是敷衍孩子,就不要用了,否則會降低在孩子心中的信譽。
想要能夠長久的說服孩子少吃甜食,還需要家長另外抽出時間,通過繪本和動畫等方式,把道理詳細的解釋給孩子。因為這時孩子的需求是被滿足的,他們也就更能聽進去我們的話了。
問題:孩子問的問題天馬行空,不知如何回答
辦法:有邏輯的問題搜工具書,無邏輯的問題拼想象力
例子:“媽媽,米飯是怎么做出來的?”“為什么米飯放進電飯煲里就能吃了?”“水稻是怎么變成大米的?”
?“你怎么這么多問題,媽媽也不知道,別亂想了,去玩玩具去。”
?“這個問題媽媽也不知道,但媽媽現(xiàn)在有其他的事情必須去做,寶寶先自己想一下答案,等我忙完再和你一起去找答案好不好?”
?“寶寶說剛剛看到大象啦,大象是什么樣子呢?是什么顏色的?它在做什么呀?”
和孩子聊天要遵循的最重要的規(guī)則:不冷漠,不冷場。對孩子來說,相較于答案本身,他們更看重的是跟大人的交流,和自己是否被尊重。
有時候他們的話會問得我們啞口無言,那就承認自己的缺失,再和孩子共同尋求答案;有時候他們的問題太天馬行空,我們可以跟隨他們節(jié)奏,和他們一起沉浸在想象中,別否定孩子,尊重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愿。
總結(jié)一下我們可以得出,和孩子交流一定要遵循兩個要點:共情和尊重。
孩子都是喜歡和父母溝通的,重要的是我們要尋求正確的方法,首先是理解孩子,嘗試從他們的角度認識他們行為的意義,其次是尊重孩子,將話語權還給他們,鼓勵孩子多多表達自己。
只要成人多一點耐心,使用方法得當,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語,相信我們的態(tài)度能感染到孩子,他們也會愿意傾聽成人的意見,實現(xiàn)親子間朋友般的平等對話。